针对帐篷酒店竞赛项目,我们基于3个设计理念:能够与大自然融合、并具有灵活的建筑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并且能够带给人们舒适的体验
生态可持续性
在帐篷酒店设计中,我们因地取材,利用当地特有的竹子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元素,竹子的速生性也使其成为一种价廉、环保的高性能建筑材料。该设计的焦点在于建筑如何与基地连接但又不破坏基地,同时也不破化材料本身。保证帐篷酒店在一个地方拆除后,不会给基地留下任何痕迹,另外还可以利用所有材料在其它位置重复建造。
灵活的建筑结构
帐篷酒店的建筑结构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印第安人的土著帐篷,他们搭建的帐篷绝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材料本身产生任何破坏,这是由于他们利用绳子捆绑结点使得帐篷能够很轻松的搭建、拆除和移动,是一个相当灵活的建筑体系。
针对帐篷酒店的建筑结构,首先我们利用两根倾斜的竹子架起横梁,这样保证结构可以在竖向上延展。当层高和跨度加大时,结构可以加倍叠加起来增加强度。然后用绳子把竹子绑扎起来,不需要一颗螺丝,竹子结构维持原始的状态,可以被多次循环利用。同样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多个纬度上延长,同样的节点保证整个结构系统的统一和稳定。横向的楼板系统连接起所有横梁,创造了供人们使用的空间。
轴间宽度4.7米,高度4米。结构的底层被架高起来,使结构可以在任何地形基础上搭建。在由竹子通过交叉搭接而构建的三角形结构基础上,我们创造了三角形的居住单元可以组装到主体结构上。居住单元分为不同的规格:独立居住单元、家庭居住单元、公共功能单元如酒店大堂和餐厅、还有独立的淋浴间和卫生间。
在基地上单调地搭建一个与自然结合具有特定功能的酒店建筑,这个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是要在帐篷结构落成后,周围自然的植物可以在帐篷结构上生长,最后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个整体。
舒适的体验性
我们的第三个设计理念即营造一个既舒适又具有独特体验性的享受空间,当我们在森林中徒步的时候,我们周围是茂密丛生的枝干,这些树干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在视觉上得不到愉悦的享受。假设我们是一只鸟,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当我们孩童时代,也曾经用一些最直接的方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如爬树在高处享受那种凌驾高空的视觉体验和探寻原始的生活感受。所以在我们的鸟居中,人们可以找回童年的那个最单纯的梦想。使得一次旅行成为一次追忆童年的体验,像鸟一样在露台上看夕阳西下……
这种感受让我们忘掉城市的喧嚣,而身心并置的投入自然的怀抱,这也是我们的建筑理想——人、建筑和自然三者有机共生为一个整体。
根据不同需求,鸟居可以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建筑,由于结构和单元可以灵活组合,建筑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生长和收缩。从家庭式的小单元结构到会所规模的单元体甚至更大单元结构。建筑如同生命体一样,和谐的生长于自然之中。
概况:
名称:AIM野奢帐篷酒店竞赛方案设计
地点:East Timor
规模:2000平方米
类别:建筑设计
时间:2014
团队:
主创设计:孙大勇、Chris precht
景观顾问:槃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