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校培训学校是培养优秀人民警察的机构。功能齐全的设施是保证优质教学的前提。本次规划设计以“实用优先”为原则,创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警察学校为设计目标。
人民警察是庄严而神圣的职业。严谨、公正、可靠为人民警察的气质,培养优秀警察人才的学校同样需要严肃、庄重和有序的建筑特质。本设计规划“双轴四区”空间,以“理性主义”为美学原则,营造庄重有序的空间领域,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空间环境。
1、功能至上,合理布局
彰显当代警营文化特质烟台警察培训学校是新型的实战演练与培训机构。先进的设计理念是保证校区规划建设成功的前提。本次规划设计中,一切设计以“实用优先”为原则,创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公安培训学校为设计目标。建筑风貌突出一个“新”字。新的设计手法,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以训练科目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为依据;教学区设计了开阔的方形广场用于日常训练使用,充分利用多功能空间链接不同的建筑,增加建筑密度,集约利用空间;使场地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连廊空间连接起教学楼、训练楼和射击场,让警员训练高效快捷。
2、秩序美感,形象识别
本次规划设计强调秩序美的空间美学原则,创造庄重有序的空间环境,规划平面遵循“双轴四区”布局轴线与分区关系,空间规划突出序列体系的空间场。本次设计通过多方调研美国、香港和国内众多的警校设计案例,取长补短,综合体现于本次设计中。采用经典的包豪斯现代建筑风格,结合当代的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内外流动的空间组织,采用科技感和力量感十足的建筑语言,结合景观与建筑整体设计等当代设计手法,力争打造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警校。
建筑立面注重尺度变化与节奏的把握,通过对称和均衡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形象既严肃但又具有丰富的细节变化,庄重不呆板,丰富不单调。建筑室内外环境充分考虑标识系统的整体建设水平。尤其是警蓝色系作为公安部门形象色,作为视觉传达的核心色元素,结合建筑局部结构,贯穿于整体环境设计中,使得整体区域具有系统视觉规划的特征。
3、绿色环保,人文校园
高强度的实训、高压力的工作,应该伴随着轻松、休闲的业余文化生活。本校区就是一个包含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综合环境。健康的心理依托在宜人的环境氛围和优秀的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形成。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以打造“绿色校园”为理念,布置了层次丰富的绿植景观,能够感受到建筑、景观,与内空间在人文环境上相辅相成。将教学训练区与放松休闲的生活区明显分开,互不干扰。也充分的利用景观环境模拟丰富的真实林地景观,配合教学实际使用功能,一举两得。使警校环境不仅是警员训练的“前广场”,同时也是警员生活的“后花园”。
同时设计中着重考虑了文化生活的内容,在主轴线上打造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和未来感的多功能剧院。丰富了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让校园风貌更加多元而丰富。在宿舍楼中间,设计了连接每栋建筑的空中连廊,使警员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创造了欣赏校园环境的最佳观赏点。
4、因地制宜,极尽用地
烟台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建筑用地为典型的胶东丘陵地形,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场地南高北底、东西高中间低,地形呈现下凹状。本次规划设计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场地中央的平坦地形创造日常训练广场和运动场。利用西南侧和北侧的高差设计了嵌入式的食堂和漂浮式的宿舍。使得建筑与坡地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坡地设计了丰富而变化的怡人景观。东南侧的丘陵地形被设计成山地演练场地。利用东侧的台地设计了运动场看台和下挖式射击场。既保证了射击训练的私密性,又有效的保留了场地周围优美的丘陵地形不被遮挡。使校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为一体。
由于本次开发一期和二期完成,考虑到实际运营的需要。在一期建筑用地中,东南侧的区域被多功能设计,前期可以作为林地景观建设,这样可以作为临时的山地演练场所使用,待二期的山地演练区建成后,本区域可以作为业余生活景观使用,丰富校园环境。在未来警校需要发展时,亦可以被用作未来发展建设用地,一举三得。这样可以最大化节约前期预算。使开发做到经济、节约和高效。
概况:
名称: 烟台警察学校
地点:烟台,山东
规模:项目总用地215亩,建筑总面积100000平方米(地上:65000平方米,地下:35000平方米)
类别:规划和建筑设计
功能:文化
时间:2017-2018
团队:
主创设计:孙大勇、万书言
设计团队:解玉红、蔡澄、丁昕、冷君毅、Tatiana Pankina、张艺、 Yurii Suhov、朱玥